暑期實踐,學子們心有夢想眼里帶光
參加洪澇救援、培訓棉農帶貨、療愈留守兒童……
暑期實踐,學子們心有夢想眼里帶光
“當我們幾人在搜救艇上時,大家都沒有說話,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守望相助!焙雍4髮W學生謝域海在暑期實踐中加入了洪澇災害救援隊伍。在這個過程中,他更加理解了暑期社會實踐的意義。
這個暑期,江蘇高校的眾多學子紛紛投身暑期社會實踐。走進鄉(xiāng)村助農支教,在城市各處做調查研究,參加學科類競賽實踐……他們扎實踐行“知行合一”,為今后更寬闊的人生打下基礎。
走進現(xiàn)實,感觸社會“大課堂”
謝域海是河海大學大禹學院學生,每年暑假他都會在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應急救援協(xié)會進行暑期社會實踐。他今年組建團隊,帶著8名同學一起回到重慶學習應急救援技能。除了技能培訓外,他們還積極幫助中暑和不慎落水的游客。7月28日清晨,當?shù)弥貞c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洪澇災害后,他們加入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應急救援協(xié)會,為災區(qū)群眾運送物資以及轉運受困人員。
“我們已靠岸,救起2人。”7月28日當天,謝域海和該協(xié)會成員王青松將兩名被困人員安全送往岸上后,趕緊向指揮部匯報情況。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他們又將沖鋒艇掉頭,去營救另外一個人。這場救援經歷讓謝域海終生難忘。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讓青年學子們更好地感受當代人的使命!拔覀兿M谛凶咧刑綄ぁt色密碼’,所以在放暑假之前就已經做好策劃,要到革命老區(qū)看一看!蹦暇┼]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郵”研究生理論宣講團成員朱泓潞說。此前,他們曾學習過《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梁家河》等書籍,當真正來到梁家河村,書中所描述的人、事、物、景逐一真實地呈現(xiàn)在他們眼前時,他們感受到那一代人的青春歲月,也更加明白作為青年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從書本走進現(xiàn)實,從學校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暑期實踐是大學生們接觸社會的一種方式。只有全面接觸社會,沉浸式體驗和感知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才能從中得到成長!蹦暇┼]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沈召前表示。
深“研”細“問”,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帶著專業(yè)課題前往與自己所學專業(yè)有關的產業(yè),不僅可以開闊眼界,更能夠解決一些真問題。
下棉田、入村社、走企業(yè)、訪群眾、做直播……7月,江南大學“黿夢絲路”紡織援疆團的7名師生奔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田里機械化程度怎么樣?”“一個人可以管理多少畝棉田?”“棉農‘智能管家’平臺可以做一些升級,我們留個聯(lián)系方式,這是我的博士論文題目!薄瑢W們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從不同角度進行調研。
他們一方面感受到大數(shù)據(jù)和互聯(lián)網技術給棉花種植產業(yè)帶來的改變,也為很多棉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感到遺憾。為此,他們打造了一場直播帶貨,并開設網絡營銷培訓班,讓新農人掌握智能手機、直播帶貨等更多“新農具”和“新農活”。
在南通市果然香家庭農場的百畝梨園中,一群身著白大褂的師生團隊正冒著酷暑對梨樹和土壤全方位“體檢”。今年暑期實踐,揚州大學環(huán)境學院的調研地點依舊在梨園內。在該校環(huán)境學院研究生王圣杰看來:“學農的學生,總是要扎根土地,我們的實踐學習既能夠增強我們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又可以讓果農真正掌握增產致富‘金鑰匙’。”
暑期支教是很多高校學子都會選擇的一種暑期實踐方式。00后支教老師們走進鄉(xiāng)村,不僅是一種愛心與奉獻的傳承,也給支教課程帶來新變化。
貴州正安縣流渡鎮(zhèn)中心小學操場上,興奮的孩子們正在雨中圍著自己親手制作的“水火箭”。隨著南京理工大學“常青藤支教隊”支教老師胡安圓一聲“點火”,火箭升上高空,孩子們都開心大笑起來。這一幕,被央視新聞在網上直播報道后,平臺總觀看量超356萬,獲百萬點贊。
“2013年開始,南理工的大學生們每年都會來我們這里!绷鞫涉(zhèn)中心小學校長劉小東說,大學生們帶來的趣味科學實驗,點燃了山里孩子的科學熱情,更種下了科學報國的種子。
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花開半夏,青春助航”鄉(xiāng)村教育振興調研團和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藝路童行”支教隊的13位同學走進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zhèn)中心學校,此次,他們是有備而來!拔覀冊谥熬鸵呀涀⒁獾叫W生們的心理問題,所以帶來‘情緒雜貨鋪——做情緒的小主人’主題心理課程。”南京郵電大學調研團成員趙奕告訴記者,他們?yōu)橥瑢W帶去一系列心理課,為山區(qū)留守兒童提供走出消極情緒的辦法。
實踐出真知,過程很重要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關于深化高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扎根中國大地開展社會實踐,在推動社會實踐服務中國式現(xiàn)代化、鄉(xiāng)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zhàn)略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自身學科專業(yè),找準“小切口”展開“大縱深”,強化特色性的實踐服務,積極探索建設教育強國的實踐路徑。
暑期社會實踐是高校學子們畢業(yè)后走向社會的一次提前演練。重要的不只是結果,還有中間的過程和如何保持常態(tài)性實踐學習。
從如何策劃到調研的開展,如何讓社會實踐不止步于紙上談兵,讓同學們真正有所學有所獲,很多高校的暑期實踐從策劃之時就開始“下功夫”。江南大學物聯(lián)網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孔麗丹告訴記者,很多低年級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存在經驗不足的情況,老師們提前對同學們的社會實踐策劃思路摸底調查并給予指導,讓社會實踐更有針對性、差異性和普適性。不僅如此,學校還成立了物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以暑期實踐為契機搭建實踐育人平臺,邀請企業(yè)入駐,加強校地合作與產教融合。
“從一塊不起眼的泥巴,到一把精致的紫砂茶壺。這次拜訪大師,才知道我們還要學的有太多了……”這個暑假,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陶瓷學院的8名大二同學參加完暑期社會實踐后深有感觸。這也符合他們帶隊老師、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陶瓷學院分團委書記詹弘的初衷。詹弘將此次社會實踐形容成“別有用心”:“有時行業(yè)內人士的幾句點撥或者真情實感的抒發(fā),對同學們的影響比課堂上老師的形容起到的效果都要好!
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一直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學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學院院長沈建華告訴記者,在南郵,工科類學生的實踐學分占到總學分的30%。對于一些參加競賽實踐的同學,甚至可以將這一部分實踐的學分替代普通的課時學分。
同樣,作為實踐主體的同學們也享受著這一過程!罢n堂上老師是主講人,到了實踐環(huán)節(jié)才是我們的主場。比如我們在組裝機器人時會發(fā)現(xiàn),線路的設計、程序預演都沒有問題,但是為什么最后機器人‘不聽話’呢,檢查發(fā)現(xiàn)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線路問題。在實踐中我們的團隊協(xié)作、奇思妙想、解決突發(fā)事件的過程,是一筆寶貴財富!眲倕⒓油甑谑鶎弥袊髮W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人工智能應用類全國決賽的揚州大學大四學生饒博森告訴記者。
記者 葉真 鄭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