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江蘇正文
新聞熱線:18013384110 電子郵箱:jsxww110@126.com

江蘇“穿越”古今制作《江蘇古代城市圖志》

2023-07-25 08:16: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修志為用 方志之鄉(xiāng)江蘇“穿越”古今制作《江蘇古代城市圖志》

  中新網南京7月24日電 (記者 朱曉穎)“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薄叭桨肼淝嗵焱,二水中分白鷺洲!碧拼娙死畎自谀捴巳丝诘摹兜墙鹆犋P凰臺》中所繪的鳳凰臺、白鷺洲,如今在何處?又是怎番模樣?24日,記者從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江蘇古代城市圖志》出爐,其以650多種方志古籍為依托,利用古籍中的地圖編纂古代城市圖志,貫穿起城市的古今發(fā)展進程,這在全國尚無先例。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江蘇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吳越、金陵、淮揚、楚漢等優(yōu)秀傳統(tǒng)地域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快速城鎮(zhèn)化階段,江蘇省保有了全國最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街區(qū),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脈延續(xù)、特色風貌保持等方面成效顯著。

  地方志是中國獨有、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江蘇素有“方志之鄉(xiāng)”的美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949年之前,江蘇地域共編纂各種志書約1200種,流傳至今的有近千種,約占全國的1/10。江蘇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現(xiàn)存的志書數(shù)量多、質量優(yōu),已率先在全國編撰形成厚達400多頁的地方圖志,并在歷史文化闡釋形式和內容上做出了諸多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金文介紹,《江蘇古代城市圖志》結合現(xiàn)代區(qū)劃,收錄了全省各地輿圖,以現(xiàn)行行政區(qū)劃為標準,分設13卷,收錄了1949年之前各省、府、州、縣城市史簡介共48篇、圖片260余幅。“志”即文字部分,為城市簡介,主要是對城市建置史、城建史、文化史進行宏觀的介紹!皥D”的部分則主要收錄城池圖與重要建筑圖、名勝圖等。

  據(jù)介紹,在“圖”的入選標準上,主要選取能夠反映城市變遷的古輿圖(如不同時代的城市圖)。城市歷史上如果發(fā)生過遷址,新圖、舊圖盡可能兼收并蓄。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如南京的龍盤虎踞圖,無錫的泰伯廟圖、泰伯墓圖,豐縣的高祖歸宴父老圖,鹽城的曬鹽圖、如皋的煎鹽圖,泰州、寶應、興化的水情圖,宜興的蛟橋圖,太倉的劉河?谔旌笮袑m圖,泗州的掛劍臺圖等);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建筑(如南京的宋建康行宮圖、明宮城圖,淮安的漕運總督圖、總河署圖,揚州的兩淮鹽運司署圖,豐縣的歌風臺圖,無錫的東林書院圖,高郵文游臺圖);重要園林(如蘇州虎丘圖,無錫的慧山圖、寄暢園圖,南通的狼五山圖)等。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左健偉介紹,蘇州宋代碑刻《平江圖》,是中國目前存世最早、內容最為詳細準確的城市平面圖,展示了古代蘇州城的空間布局,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設和建筑歷史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是江蘇乃至中國、全世界的藝術瑰寶。為突出其地位,蘇州宋代碑刻《平江圖》高清大圖作為底本被單獨影印,作為卷首。

  金文表示,《江蘇古代城市圖志》是全面系統(tǒng)記述江蘇省各座城市自然、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見證了人們營造宜居環(huán)境、建設美好家園的歷程,為保護城市、建設城市、發(fā)展城市提供了歷史文化信息的重要參考。(完)

編輯:顧名篩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